HBufC使用中的陷阱与误区

  Symbian是为资源高度受限的手持终端所设计的,所以应用开发中须要时刻保持这样的警觉。Symbian默认为应用程序创建的栈区是较小的,因此在栈中创建缓冲区时应当特别小心。

  虽然Symbian SDK中也提供了TBuf、TBufC等可用于栈的缓冲区描述符,但一般仅限用于小缓冲区。对于大缓冲区,推荐的作法是使用HBufC类在堆中创建缓冲区描述符。接触过HBufC类的朋友一定会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没有一个对应的“可修改(Modifiable)”的HBuf类呢?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解释,引用《Symbian Explained: Effective C++ Programming for Smartphones》一书中的说法:

  通常我们都觉得应该有一个HBuf类存在,以便与TBuf类相对应。事实上,假如这个HBuf类存在,则我们必须为其考虑长度的自动扩充以及内存管理的一系列问题。但Symbian中描述符体系旨在被设计为高效而不负责内存管理(由程序员去考虑内存的管理),而如果有这样一个“可修改”的HBuf类却没有自动扩充机制,这会让人觉得很古怪。

  所以,我们不得不用一个“不可修改(Unmodifiable)”的HBufC类来作为当缓冲区,这似乎让人觉得越发别扭了(其实我宁愿选择有一个长度固定的HBuf可用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HBufC类呢?其实,这里面存在的陷阱和误区恰恰是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一面。

(1)HBufC的分配

  标准的作法是:HBufC::NewL 或 HBufC::NewLC,但有些时候,我们还有一个更高效的选择,例如当需要创建一个HBufC来保存另一个描述符的内容时:

<br /> void CExample::SaveDataL(const TDesC& aData)<br /> {<br /> iBuffer = HBufC::NewL(aData.Length()); // HBufC CExample::iBuffer<br /> TPtr ptr(iBuffer->Des());<br /> ptr.Copy(aData);<br /> ...<br /> // 应当替换为下面这一行(更高效)<br /> iBuffer = aData.AllocL();<br /> }<br />

(2)HBufC用作TDesC

  按照Symbian描述符体系的惯性思维,常常有人会想到使用HBufC::Des()来达到这个目的。但这样不仅实现过程冗余,而且还浪费了12个字节的栈区。正确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一个“*”:

<br /> const TDesC& CExample::GetData(void)<br /> {<br /> return(*iBuffer);<br /> }<br />

(3)HBufC用作TDes

  你或许会问,这下我用HBufC::Des()总不会有问题了吧?方法确实没错,不过,最大的陷阱就在这里!

  HBufC是一个“不可修改”的描述符,它的实际内存布局中头部只含有一个表示“长度”的TUint。那么构造TDes所必需的另一个元素“最大长度”从哪里来的呢?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Symbian用了一点小小的技巧(编程中的trick往往都是灾难的罪魁祸首……)。TDes的“最大长度”其实是从HBufC所占据的这块内存区间的“分配单元描述(Heap Cell Struct)”(分配内存单元时记录分配信息的头部结构)中获得的,而这样得到的“最大长度”常常是大于我们用HBufC::NewL()创建缓冲区时填写的长度!!!这是因为实际分配的内存大小是以某个粒度大小对齐的,如果当初创建缓冲区时的指定大小不是这个粒度的整倍数则会导致HBufC::Des()构造的描述符最大长度超出我们的预期。例如以下代码:

<br /> TBool CExample::FindL(TDes& aData)<br /> {<br /> RFile file;<br /> buffer = HBufC::NewL(KMaxBufferLength);<br /> TPtr ptr = buffer.Des();<br /> ...<br /> file.Read(ptr);<br /> aData.Copy(ptr);<br /> }<br />

  如果传入aData的最大长度也是KMaxBufferLength,那么通常都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函数也会发生Panic吧?实际上,RFile::Read()按照ptr的最大长度读取文件,那么buffer中保存的数据很可能已经超过了KMaxBufferLength,下面再Copy到aData中时就会导致Panic – USER 11。

Written on September 16,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