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启示录

Twitter的成功,证明了挖掘已有产品间覆盖交叠的薄弱地带,面向用户需求作精确的定向设计,并不需要提供强大的功能,也能脱颖而出,创造一片蓝海。

蓝海是怎样发掘的

在Twitter这种微博客形式出现之前,博客(Blog)和即时消息群(IM.Group)是两种泾渭分明的在线交流形式。博客以博文为中心,辅以评论作为异步交流的空间;而即时消息群则强调实时性和直接交流。前者由于其过于中心化的倾向,弱化了交流的过程,而且过于依赖博文作者的写作意向;后者因其受众的相对固定性,难以充分满足个体的自我表达欲,同时也阻碍了更为广泛的交流,使得讨论主题不易凝聚。

如何才能兼顾博客“自我中心的表达”和即时消息群“及时广泛的交流氛围”,Twitter给出了答案。通过限制字数来有效降低博客的写作门槛并拓展其题材空间,鼓励更多的普通人群加入自我表达中来;另一方面,引入follow机制,吸收SNS的理念,增强了交互的广泛性和及时性。虽然最终的融合使得Twitter上的消息既没有博客看起来那么正式,也没有即时消息群那么及时和活跃,但却有效的弥补了两者的不足。满足用户最切实的需要是Twitter成功的关键。

简单和开放铸就成功

相对于大部分的SNS社群,Twitter的功能显得太过单一,就连贴图这样的基本需求也要借助第三方应用来实现。但是人们却少有抱怨,大部分用户都乐于在这种简单的形式中享受表达和交流的快乐。并不是任何简单的产品都能取得像Twitter一样的成功,如果你要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肯定不会选择功能单一的产品。为什么Twitter能在简单之下获得成功呢?这就是因为其彻底的开放性,将接口尽可能的开放出去,让大家来协助丰富它的功能。

Twitter的开放绝不是那种徒有其表的惺惺作态,它豪不吝惜将最直接的用户交互途径交给第三方来开发,这一点是大部分SNS网站所紧抓不放的。大部分高频度使用Twitter的用户往往都很少访问官方的Web界面,因为在几乎所有可以访问互联网的场合和设备上都能找到Twitter的第三方客户端,这使得Twitter不用支撑庞大的开发团队即可满足用户全方位的接入需要,Twitter团队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与使用其API的开发者进行交流,并且不断完善这些API。

随着Twitter近年来的火爆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奇应用开始借助Twitter实现,使得用户可以轻松的在Twitter上与各类网络服务进行交互;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开始利用Twitter宣传自己并与关注者展开交流;甚至有不少人开始用Twitter培养起Web 2.0时代的日记习惯。

共赢而不是竞争

Twitter从一开始就着力避免与主流网络服务的正面冲突,其蓝海战略为它开辟出一块避开弱肉强食的市场,其开放策略为它赢得了广泛的共生服务,其单一的功能为它争取到各大SNS社区友好合作的态度。“共赢”是Twitter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它坚持不把共生服务(如Twitpic)的功能引入自身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一原则,为Twitter营造出了一个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使其能够在创业初期和上升期得以稳步发展。

不要因为它的其貌不扬而漠视它,不要因为它的功能单一而蔑视它,更不要因为它的开放接口而轻视他。正是在这一系列看似不入群的商业策略背后,潜藏着Twitter那巨大的潜力和野心。

Written on May 25,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