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次确认也没能拯救照片?

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借我的相机去用。回头来还给我时,抱怨说他不小心把拍的很出彩的一张照片给误删除了。我琢磨了一下,富士这款F31fd上,删除相片也是有个二次确认的过程呀,而且二次确认的默认选项还是“停止”。难不成我这个朋友能短路到义无反顾的程度?不过当听完他道出苦水后,才意识到,原来这都是用户交互体验设计失误惹的祸。看似万无一失的“二次确认”,一样拯救不了你的照片。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我的朋友在拍完那张照片后细细欣赏时,不小心按到了“上方向键”,这是删除当前照片的快捷键。而后,看到屏幕上显示出的删除确认提示,我这个朋友一阵紧张,先是连按返回键,发现取消不了又忙不迭的切换选择框到“停止”上,并匆匆按下“确认”。哪知道,却依旧眼睁睁的看着喜爱的照片香消玉殒……

删除照片时的二次确认

让我们将影片倒回到出现删除二次确认的镜头。此时,其实默认的选择框本来就在“停止”上,这显然是用户交互设计的一个保全措施,本意是尽可能避免因为操作过快而使得二次确认失去意义。定格到这个二次确认界面,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

(1)用户在出现误操作时,第一个反应会去按返回键(相当于“ESC”),但这个界面下却并不支持返回键。

(2)二次确认在误发性操作中,是一个容易引发用户紧张情绪的情景,尤其是被误执行的操作对他们来说可能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人在紧张的情绪下,很容易产生被迫害的幻想,并下意识的迅速做出抗拒性的行为。反映到这个场景中,当朋友不小心误触删除热键后,二次确认的提示造成了他突发的紧张,进而主观的认定当前默认的选项是“YES”而非“NO”,并一气呵成的迅速切换选项、确定。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曾在各种软件中看到了不同的保护措施。比如FDISK及Windows下的分区管理工具在删除分区的二次确认中要求你完整的输入分区的卷标;Firefox会在插件安装的二次确认中用几秒钟的倒数来阻止你立即确认。这些措施确实可以有效的防范误操作情形下二次确认的失效,但它们不可避免的都是依靠牺牲正常操作时的用户体验来换取的。在这类操作用户平时使用频度较高时,影响尤其明显。

我们再来看看Google的Gmail,它在删除邮件的操作中采取了一个既可顾全正常操作时的用户体验,又能安全保护误操作的方式——“Undo”机制,彻底摒弃了吃力不讨好的“二次确认”。这样,在删除邮件时少了一步确认过程,大大提高了正常操作时的顺畅度,当不小心误删除时,又能通过“Undo”撤销,可谓两全其美。即使过了“Undo”按钮的显示期,也还是可以在垃圾箱中找回误删除的邮件。

回到本文开始提到的场景中来,如果将“Undo”的设计引入相机的操作界面中,则不但可以避免上述悲剧的发生,还能提升批量删除照片的便捷程度(注:F31fd也提供了一个单独的批量删除照片的模式)。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用户体验设计的经验:在实现成本不致显著上升的情况下,将用户可能频繁用到的操作中的二次确认去掉,代之以“Undo”机制,既可降低二次确认失效的风险,又能改善正常操作时的用户体验。

Written on September 3,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