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Buzz的解读误区

Google发布Buzz后,网络上迅速出现了大量对Buzz的评论,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有炒作概念的,有跟着起哄的,甚至引发了大家对Gmail安全的担忧。这其中不乏一些对Buzz的误读,所以,在这里以我个人的理解来解释一下。

“Google Buzz是Twitter杀手!”

这是大多数媒体最喜欢的炒作方式,又一个Killer App出现了,于是编辑们都兴奋了,又可以赚足眼球了。事实上,Google Buzz和Twitter总体来看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应用,还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Killer。一些冷静的分析还是看的比较清楚,Google Buzz其实主要针对的是FriendFeed,因为它们都是聚合平台,让不同源头的信息聚合在一起。Buzz相对于FriendFeed的最大进步在于,它除了聚合信息之外,还创造性的利用Social Graph来聚合人际关系。

当然,Google Buzz除了聚合功能外,自身也充当了一个简单的信息源,可以在Buzz上发表富媒体信息。但事实上,你有自己充分的选择权,完全可以保持原有的习惯,在WordPress上写Blog,在Twitter上唠叨几句,这些信息最终都会自动被汇总到Buzz中来。

“我们不需要又一个社交网络”

当你迫不及待的跑来Buzz上兴奋的吼了几句后,才意识到它和Twitter也没多少差,反而在这里找不到Twitter上那种“振臂一呼,Follower百应”的成就感了。没过多久,你就会逐渐淡忘掉Buzz。这是因为,你把Buzz当成了一个和Twitter、Facebook、MySpace一样的社交网络。“又一个新的SNS,我不得不又一次花费时间从头建立我的关系网络。”其实这不奇怪,不光是你,连Microsoft也这么认为

本质上,Buzz并不想打造一个新的社交网络,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是推进一系列开放标准,使用户不必在各个SNS维护一个又一个彼此独立的关系网络,使人际关系得以重用和汇聚,进而构造起一个去中心化的Social Graph,不依附于某一个特定的SNS。

Buzz倡导运用XHTML Friends Network (XFN) 和 Friend of a Friend (FOAF) 挖掘和汇聚用户既有的关系网,实现SNS间的互操作性。如果各个开放SNS都能响应这一号召的话,那么将来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被锁死在某个SNS中,甚至还可以借助新的SNS发现原有SNS中漏掉的好友。

“Buzz让信息的回复和评论更加破碎了”

这一点确实是目前不争的事实,因为无论你从Twitter往Buzz同步也好,还是打算反过来从Buzz发布到Twitter,你都得面对一个问题,回复和评论的不同步。你很可能因为只在Twitter上读消息而遗漏了Buzz里别人的评论,或许在习惯了Buzz后,又冷落了Twitter上的Followers。在Web应用越来越多的引入“聚合(Aggregation)”功能后,这个问题逐渐凸显出来。Google Buzz现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只是因为目前的Buzz还尚不完整。Buzz的API文档中有一节“Coming Soon”,其中提到了Buzz未来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Salmon

之所以现在没有推出Salmon支持,我猜想,一方面是由于这个规范尚处在Draft阶段,另一方面它无法从Google单方面实现,因为信息源和聚合者都必须遵从Salmon协议,才能完整的实现评论同步。这个事情倘若让任何一家其它互联网公司来推,可能都收效甚微,但由Google Buzz倡导,其影响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Google在完成Salmon的支持前,先放出Roadmap来,让大家都意识到Google开放的心态和坚定的决心,这样Salmon才有机会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所以,就如同Wave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不过尔尔,只有当你透过API去洞察其背后所希望表达的真正意图后,才能深刻理解Google每一款产品的前瞻和愿景。在大多数人被Buzz的优雅与便捷所打动时,我更看重的是它将对整个SNS生态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它在推动开放和标准化上的显著贡献。

Written on February 11,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