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rola 将带给我们一款怎样的3D手机?

9月4日的Motorola发布会,吸引眼球的不光是闪耀的明星Moto 360,更有颇让人期待和好奇的Moto X后继者。日前@evleaks在Twitter上用一张Moto X+1的高清谍照作为其收山之作,想必定有其出众之处。

【谜题】

很快就有媒体指出谍照正面多出来的开孔很可能是类似Amazon Fire Phone的人眼追踪传感器。更有新的传言指出Moto X+1将使用视差障壁技术的3D显示屏。假使真如其言,我们不禁疑惑,在HTC、LG和Amazon先后试水3D视觉手机都未能取得成功的今天,Moto又将拿出什么样的杀手锏重新证明3D视觉之于手机还能取得成功呢?

纵观过去那些不太成功的3D手机,虽然各有缺憾,但最重要的一个共通点无疑是 软件支持的匮乏 。没有App和游戏支撑的3D显示,也就只能当为日常使用的一个陪衬,偶尔增加一点气氛罢了。那么,在Google接手并改造后,今时这个擅长软硬结合的Motorola将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

【钥匙】

我的预测是,关键的钥匙还在Google手中,它早已摆在众人眼前,却鲜有人注意到它就在那里。

Elevation in Material Design

今年Google I/O上大放异彩的Material Design,尤其强调Paper的立体感,通过赋予界面中各部分不同的 『海拔(Elevation)』 ,让其跃然于纸上。这不正是3D的效果么?柔性阴影(Soft Shadow)的使用无非是为了在缺少3D展现能力的传统2D屏幕上营造出3D的既视感,显然没有直接展现3D景深来的真切了。

Soft Shadow in Material Design

再从实现层面来看,『海拔』这个属性,被深刻的植入Android L之后UI元素的基石——『View』之中。任何View,都具有elevation值。也就是说,一个普通的App开发者,只要遵循Material Design的基本原则设计UI,自然会赋予界面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海拔,他们也许压根没有想过要针对3D视觉作什么优化,但却在潜移默化中被Google代入了3D视觉设计的理念。带有阴影的视觉效果,反而只是3D UI在传统屏幕上的一种视觉近似。

【线索】

天衣无缝的计划,也有漏出马脚的时候。Google的Android开发者博客已经急不可耐的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

这篇文章通过着重介绍Google I/O 2014 App的Material Design实践,试图让开发者理解前后两版不同设计细节的差异性。但在当时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却感觉其推崇的改动后的新设计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因为我在Google I/O会议期间就频繁使用了第一版,在我的手机上,其原本设计的视觉体验非常好(尤其是上滑时透明效果的淡出过渡),但升级到新版本后,那些改动的细节却给人一种强扭的体验。当然,对于没有深刻体验过第一版的使用者来说,很难体会到这种变迁,通常会自然的接受目前的设计。

Google I/O App in 3D

当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时,就豁然开朗了。很可能在第一版Google I/O App设计时,还没有可用的3D手机,所以自然是为2D展现而设计。当后来Android设计人员拿到尚未公开的3D手机后(不一定是Moto X+1,说不定是Nexus X呢),重新针对3D展现效果进行了细节的优化。于是乎那几个在2D下看起来违和的调整,一放到3D视角中,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优化~

【新纪元】

如此看来, Android L或许在深思熟虑之后慎重的开启了整个Android生态的3D纪元。 不仅基本界面设计3D化,连很多原本平面的系统UI,也改为了3D效果,比如多任务切换UI(强3D视觉)、通知栏(景深明显的双层设计)、锁屏界面(注意左右滑动时下方图标的景深变换)。而在2D下效果平平的波纹状(Ripple)反馈动画,可能让人觉得多少有那么一点『败笔』之嫌,但换到3D下,倘若真如Google I/O Keynote中所展现的3D动感波纹,那将是何等的惊艳!

如果 Moto X+1 还不足以撬动整个硬件生态,那么下一代的Nexus手机倘若也如目前众多传闻所言,乃Motorola代工,那么就很可能是Moto X+1的姊妹作,其标志性的3D视觉也将成为下一代主流手机的指引设计了。

距离9月4日只有1周多的时间了,就让我们拭目以待Moto X+1能否开启Android生态的3D纪元吧!

Written on August 2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