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Connect——Google的宏伟愿景

Google是一家技术型公司,和微软一样,并不擅长于“大众行为”的研究,因此,它在IM和SNS两个领域内都不太成功。其实,并不是Google不懂用户体验,但典型的技术型公司都有一个通病,它们不屑于做“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又恰恰为网络“大众”所好。没办法,所以腾讯能把IM做到盆钵满金,而SNS领域也被一帮后起的小毛孩所瓜分。

Google在过去经常以技术领航者的身份自居,动不动就推一些过于超前的概念,不仅不管它人能否理解,而且还无视商业潜规则。可惜互联网时代没人懂得尊重教父,太多的后辈想要一展拳脚。因此,Open Social遭遇了滑铁卢,几乎没有一家规模的SNS网站买账。想想也能理解,在这个SNS烽火战国的年代,各大诸侯都在忙着把对方的用户挖到自己的墙里来,你却跳出来讲什么“兼爱非攻”……

如今,Google总算学会了游戏规则,技术当然是永远不可抛弃的根本,也是打天下的利器,但铮亮的枪头得用布给包一下,既要攻其不意,还要锋芒内敛。于是,FriendConnect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低调登场了。

从技术的角度讲,FriendConnect代表了“网络人际”发展不可阻挡的未来趋势。在过去的几年间,Web 2.0革命性的将个体的“人”从封闭的网站和论坛中解放出来,造就了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一大批具有独立言论的“博客”。只可惜革命得有点过了火,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人博客逐渐迷失在自我的孤岛中。这时,那些论坛旧势力背后的贵族趁机见风使舵,披上Web 2.0的外衣,改头换面以“SNS”的全新身份又杀了回来,并且打着“互动”和“开放”的幌子,妄图把刚刚获得自由的个体又重新圈入它们筑起的高墙之中。可怜Google在一旁望着这些被花言巧语骗的跟风盲从的大众,只能兴叹革命的心酸与不易,而到头来胜利果实却被它人收入囊中。

当然,Google也并不全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高尚,真正点燃这场SNS大战导火索的其实是那些SNS网站自己。我们别忘了,Google的核心使命(或者说核心利益)是整合全球的信息。就在Google从“人肉搜索”中顿悟后,开始构思它“从整合已发布的静态信息上升到整合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这一战略步伐时,那些不懂事的SNS网站跳出来挡道了。不光挡道,而且还狠狠的扇了Google一记耳光,因为它们开始拒绝向搜索引擎爬虫提供用户发布的信息。你说这还能不惹恼Google么?

在潜心思索后,Google又重新站了出来,这一次它借FriendConnect的旗帜再度鲜明的指出了“个体”的重要性,强调互联网应当以“人”为中心,而非眼下这些院墙渐深的SNS社区。当然,如果你一定要将它也视作SNS的话,这张网就是整个Internet。FriendConnect试图改变现今SNS的游戏规则,它要在当前零散的星型SNS网络外面编织一个更大的、无所不包的无形的网状SNS。因为用户不必从一个固定中心的SNS网站登入,然后才开始在其中交互;以后,你在访问互联网的任何一个角落时,可能都在这个SNS网络的辐射中,你可以以一种合乎行为习惯的方式随时和朋友交流你正在浏览的内容,而不必像现在这样非得粘贴链接到社区里去,让后续讨论完全与内容的来源脱钩。FriendConnect同时很好的解决Web 2.0的“个体解放”革命中遗留下来的孤岛效应,既肯定了个人的自由和中心地位,又让整个互联网和SNS融为一体,再无森森院墙。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这一着Google也走的相当高明。它不再傻乎乎的与现有的SNS网站正面争抢用户,而是领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农村包围城市”的精髓,采取笼络尚处于游离状态的个人博客(以引入流量为诱饵)的策略,在主流SNS之外的空白地带织网。可以猜想的到,待FriendConnect羽翼渐丰后,下一步Google很可能会以定制Gadget的方式将FriendConnect直接安插进现有的SNS网络(比如推出一个Facebook服务,整合两边的好友),再从中抽丝剥茧,内外夹击的蚕食掉这些自我中心主义的SNS社区。

作为一个开放技术的拥护者,我非常支持Google的FriendConnect。但当忧及隐私问题时,FriendConnect又一次布下了一片遮天蔽日的乌云,这一次甚至让你找不到躲开它的角落。从技术的角度讲,利用Cookie和跨站脚本,任何加入FriendConnect的网站实际上都在不知不觉中被Google利用来作为眼线,从而大大拓展了用户被跟踪的范围。想想Eagle Eye里面所描绘的图景吧,说不定那就是明天的Google。

最后,从引导互联网正确趋势以及力量制衡的角度出发,我还是希望FriendConnect一路走好。但我更希望看到未来一个对等和完全开放的FriendConnect出现,而非由Google来垄断……

Written on December 17, 2008